首页 > 亳州妇女网 > 女主角

贡秋曲珍:女儿守护边境,是在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标签:女主角 | 来源:亳州妇女网 | 作者:应俊 钟鑫

从西藏山南市泽当镇驱车18公里,沿着雅鲁藏布江河畔,半个小时就到了结巴乡。这里地处雅鲁藏布江北岸,平均海拔3600米。勒布边境派出所转改新警索朗曲珍的家就在这里,她是这里走出的第一个女兵、第一名人民警察,这里是她的故乡。

索朗曲珍今年27岁。从小在这个高原村庄长大,而她的父母在结巴乡生活了一辈子,没有见过山外的风景。记者驱车来到这里,探秘索朗曲珍的“蝶变”。

走进这个藏家小院,桌子的角落上,有一张约6寸大小很有年代感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索朗曲珍和父母及妹妹的合影,拍摄于2009年,地点在结巴乡外几公里处的一座山下。

彼时,正是索朗曲珍一家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母亲贡秋曲珍向记者讲述,那时候两姐妹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夫妻俩都在家以务农为生,要养活一家四口,还要供两姐妹读书,生活非常困难。“丈夫的收入一个月只有不到30块,我负责在家干活,当天的收入只够当天的花销。”贡秋曲珍拿着照片说到。

贡秋曲珍今年50岁了,第一眼看到她,是印象中的朴素的农村妇女的模样,正抱着索朗曲珍4个月大的儿子。在她盘起的头发上看到丝丝银发,黝黑泛红的肤色,一眼就能看出她常年深耕于高原田地之间。她说,家里的那台电视机是她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渠道。自己最喜欢的电视剧是2014年,在西藏卫视播出的一部颇有热度的军旅题材电视剧《麻辣女兵》。她说,剧中的女主角“90后”叛逆少女汤小米,在不得已进入军营后,经过艰苦磨练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士兵的故事很励志,也很感人。

此时,她的女儿索朗曲珍正面临上大学和辍学务工补贴家用的艰难抉择。亲戚们认为,作为家里的姐姐,应该更多的扛起家庭的责任,帮助母亲做农活补贴家用,让学习成绩更好的妹妹上大学。看着母亲的操劳,索朗曲珍自己也这么想,与其读一个就业前景并不好的专业,还不如用更直接的方式帮助家人。但,作为母亲,贡秋曲珍不这么认为,她不想让索朗曲珍走自己的路。她自己有一个亲妹妹,当年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自己扛起家庭的重担,放弃了走出大山,去外面看世界的机会,让妹妹进入校园接受教育。

家里多一个劳动力,就多一份收入,当时当兵的补贴是远远比不了的。但贡秋曲珍却很坚持:“女儿,你去当兵吧。”可当时想帮助家里分担解忧的索朗曲珍,内心是非常抗拒的。贡秋曲珍还不时给索朗曲珍的父亲达娃吹“枕边风”,她说:“女儿们不能重走我的路,一个去当兵,一个去考大学,两个都要出去看看。”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后,贡秋曲珍终于说服了索朗曲珍父亲让女儿参军入伍,索朗曲珍也不再抗拒参军的意愿。

2014年9月,18岁的女儿索朗曲珍穿上“橄榄绿”军装离开家,成为西藏山南结巴乡走出来的第一名女军人,贡秋曲珍虽有千般不舍,但依旧鼓励女儿,“不要怕苦,在部队好好干。”

2015年年底,雪域高原的人民群众迎来了生活变好的机遇窗口期。

“政策好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政府组织我们去拉萨学习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帮我们建大棚,专业技术同志手把手教我们种草莓,提供苗子,全都是免费。第二年,我们家的三个温室大棚种的草莓一个季度就为我们增收了两万块钱。乡里的环境也好了,这山里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了。”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惠边政策,让艰苦偏远地区每一名群众都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而这时的索朗曲珍已经在部队干了一年多,高强度的训练没有让她退却,她咬牙坚持,由于训练有素、成绩突出,还在新兵连受到单位嘉奖。远在山里的贡秋曲珍收到喜讯后,高兴地把女儿的嘉奖令分享给乡里亲朋好友。

2018年,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部署:公安现役部队官兵集体退出现役,现役编制全部转为人民警察编制。此时表现优异的索朗曲珍已经转为了部队的初级士官,再次面临人生方向的抉择:是退伍回家还是参加转改考试,成为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索朗曲珍的选择是拿着退伍费,回家开一个超市,让操持家务、经营草莓大棚且患有疾病的母亲以及多病且因意外残疾的父亲轻松一点。

这一次,贡秋曲珍又站在了女儿的对立面。“现在家里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你就安安心心,好好工作,家里有我,我会把你爸爸照顾好,现在政策这么好,党培养你这么久,你必须好好干!”在母亲的坚持下,索朗曲珍改变了想法,参加了转改考试,顺利考上了国家移民管理局,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在新的岗位上,索朗曲珍成为了勒布边境派出所的一名业务民警。掌握政策文件精神、办理辖区案件、撰写工作报告成为了她胜任工作必需具备的技能。“第一次撰写工作报告就把我难到了,熬了一整夜,愣是没憋出两段话。”理论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学习进度的缓慢,让脱下军装穿上警服的索朗曲珍有些着急,也有些泄气,训练场上虎虎生风的索朗曲珍,在电脑前陷入了迷茫。她把自己想要“躺平”的想法告诉了母亲。不料,母亲贡秋曲珍的观点还是和自己相悖。“姑娘,混日子人会废掉,干不了会拖单位的后腿,但我相信我最棒的女儿,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难,就像你十一岁那年,一个人在雪崩路段里,从20公里外的大山上赶回羊群一样。”电话那头的索朗曲珍已然泪流满面。

索朗曲珍发现,母亲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数次的“坚持己见”,都在指引着自己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经过和母亲的这番电话谈心后,索朗曲珍主动向老民警学业务,利用自己语言上的优势,和边民群众打成一片。“索朗曲珍像变了一个人,同事和老百姓们提到索朗曲珍都赞不绝口,说她活泼开朗,像高山上的精灵一样变着法儿让身边人开心,用自己的工资帮助困难群众,慰问孤寡老人,负责户籍工作的她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因为她工作雷厉风行,在辖区大家叫她‘牦牛妹妹’。”索朗曲珍所属的勒布边境派出所教导员邓伟这样评价。

“邻居知道我在边境派出所工作,经常向母亲咨询一些办理户籍的政策和需要的资料,母亲给我说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给大家好好服务。”索朗曲珍隔着数百公里,都能感受到邻居投来的羡慕眼光和母亲心里的骄傲。

“母亲面对邻居们投来的羡慕,有骄傲和自豪。我感觉母亲心里是很平淡的,妹妹毕业也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乡村振兴专干,她最关心的是我们是否是对工作负责,对生活认真。”

就在两天前,索朗曲珍所在的单位开展高低海拔轮换交流,索朗曲珍又给母亲打了一通电话,“这次我没有让母亲帮我抉择,我只是平静的告诉了家人,我要去高海拔试试,我知道母亲这次一定会同意的,因为这是对的事。”电话打完,索朗曲珍的名字就出现在了报名的名单上,她主动申请到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边境管理大队工作。从海拔2800米被称为天然氧吧的错那县勒布沟到4500米的浪卡子县城,海拔增加了1700米,记者问母亲贡秋曲珍是否为女儿的身体担心时,贡秋曲珍说:“在哪里工作都一样,都会想念女儿,但是女儿是在守护边境。就像卓嘎央宗姐妹一样,是在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应俊 钟鑫

  • 分享:
  • 编辑:肖婷     2023-09-11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