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亳州妇女网 > 观点

“四个共同倡导”:系统回答世界文明发展的时代之问

标签:观点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王静 何瑜

·编者按·

现代化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面对一系列现代化之问,面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挑战,中国共产党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再一次展现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四个共同倡导”,回答了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文明观,如何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观,为指明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贡献了中国智慧。

■王静 何瑜

现代化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一系列现代化之问,面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挑战,中国共产党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再一次展现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四个共同倡导”,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回答了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文明观,如何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观,为指明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贡献了中国智慧。

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突出了文明的平等性和差异性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历史、国情、习俗的土壤之中,闪烁着不同民族的智慧,为各国现代化积蓄根基、赋予特色。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要改造、同化,甚至想以自己的文明取代其他文明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全球文明倡议倡导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从文明样态层面揭示了文明的平等、多样的特性。这是文明发展的前提。“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失去了多样性,文明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只有平等地看待和对待其他民族、国家的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揭示了文明的统一性和共通性

文明不仅具有多样性,也具有共通性。因为多样才需交流,因为共通才能交流。虽然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制度等都不尽相同,各国文明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秉持着特有的价值遵循,但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其相通之处。文明发展既需要尊重各自差异,也需要弘扬共同价值。弘扬共同价值不等于追求“普世价值”。长期以来,西方凭借着先发优势将西方价值包装为“普世价值”,到处推广,不仅没有带来进步与发展,反而制造了动荡与混乱。究其根源就在于“普世价值”并非“普世”,其实质奉行的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不平等价值观,以“唯我独尊”“文明优越”来看待世界多元文明,否定价值多样性存在的合理性。世界文明发展追求的是共同价值,而非“普世价值”。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首次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文明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凝聚着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正确理念指引。“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旨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尊重不同文明的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国家的人民对自身实现现代化路径的独立自主探索,以反对将民主、自由作为某个或某些国家的独占专利的霸权做法,反对把仅属于本民族、国家尊崇的独特价值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人的霸道做法。

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指明了文明的传承性和发展性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其自身扎根的历史土壤,有其特有的习俗、传统和价值观,它们经过历史风霜的洗礼顽强地留存了下来,历史是它们的根和魂。割断历史的文明是没有生命力、没有未来的。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文明发展是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实现的。只有不忘本来,才能面对未来。“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全球文明倡议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世界各国文明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各国文明以新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任何虚无的做法,任何固守的做法都是在阉割文明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之所以历久弥新,成为唯一不断流的源远流长的文明,就因为始终坚持兼容并蓄,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形成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这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欣欣向荣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需要推动各民族文明的传承保护和时代创新相统一,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不断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阐明了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呼吁各国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举办亚洲文明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为推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凝聚更多共识。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加强国际人文合作交流,为文明的互鉴交流、融合发展指明了路径方式。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明的交流,而文明的交流离不开文明的多样,但文明的多样不应成为冲突的根源。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在交流中消弭误解、遏制冲突,在交流中借鉴融合、共同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有助于推动各国携手共进,走出“文明冲突”的困境,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总之,全球文明倡议的“四个共同倡导”各有侧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系统回答了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时代之问。前两个“共同倡导”回答了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文明观,即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积极寻求共同价值的认同;后两个“共同倡导”回答了我们应该如何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要重视文明传承与时代创新统一,加强文明交流交融,携手推动世界文明的繁荣与进步。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又一次顺应时代要求,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以胸怀天下的不凡胸襟和责任担当为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分享:
  • 编辑:杨蔚然     2023-05-23

评论

0/150